渭南师范学院统计学本科专业是 2015 年 3 月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的本科专业,该专业隶属于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系, 2015 年 9 月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在校学生 141 人。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代码:071201,非师范类专业。
标准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知识和扎实的
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熟练地运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和处理数据,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质量管理、市场预测与决策等工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学导论、回归分析、社会经
济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抽样调查、计量经济学、非参数统计、统计软件、贝叶斯估计、预测与决策。
二、专业建设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熟练地运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和处理数据,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质量管理、市场预测与决策等工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立足渭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服务渭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在统计调查、数据分析、统计分析与决策、风险评价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扎根基层的务实精神。
三、师资队伍
统计学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知识结构新、科研力量较强、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师德、能够胜任本科教育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2人。从学缘结构看,本专业教师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职教师中博士6人,占40%;硕士学位教师9人,占60%。3名教师取得了相关行业职业资格,成为“双师型”教师,10名教师分别在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进修学习,为统计学专业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本专业教师队伍整体学历高,年富力强。教师队伍中有校级教学能手1人,有4人次分别获得全国高校微课教学竞赛西北赛区二等奖,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同时聘任渭南市统计局,渭南市临渭区统计局,渭南市经开区统计局、湖南绿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等3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本专业的兼职教师。
统计学专业教师团队
四、教学条件
(一)图书资源
图书馆拥有相关专业图书资料9万册(含电子读物),相关期刊(含电子期刊)28种,其中中文期刊25种,外文期刊3种;全方位支撑了本专业师生的教学与科研。
(二)实验室建设
本专业拥有教学实验室面积500m2,设备价值240万元。教学实验室3个:数学建模实验室、数值分析实验室和大数据统计分析实验中心。
(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本专业建有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分别为渭南市统计局,渭南市临渭区统计局、渭南市经开区统计局、湖南绿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能较好地满足统计学专业学生实习实训要求。
学生参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五、科学研究
本专业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科研研究,申报国家、省、校级各类科研项目。近四年来,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与CSCD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作1部。主持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教学与科研成果获奖达6人次。
六、人才培养
为充分发挥本专业教学科研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建立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课程实验、项目实践、专业实习、基地实训、行业实践等紧密联系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探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各类科技竞赛活动。2019年本专业学生获得第九届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国家三等奖1项、陕西省二等奖2项、陕西省三等奖2项;2015-2019年连续四年本专业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21人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陕西省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8人次、三等奖12人次;15级统计学专业有15人经过培训考核取得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员证,并参与到渭南市大荔县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先后有6名同学考取了西安理工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等学校的硕士研究生。
统计学专业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陕西省选拔赛
学生获奖证书及专业资格证
七、教学管理工作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院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出台了《数统学院教师管理制度》《数统学院教学工作管理制度》《数统学院教学工作条例》《数统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实施细则》《数统学院“三位一体”导师制实施细则》《数统学院听课规则》等管理文件;建立了教学质量反馈制度,采用同行、督导、领导、学生听课评课方式,评价专业教师上课的质量;构建专业研究室、系部、学院三个层次的教学交流机制和课程建设质量报告制度,保障教学工作顺利运行,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